登录
“陕北是个好地方”|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(陕西·榆林)建设成果展盛大开幕
发布时间:2024-07-29 17:10:19 阅读次数:456

黄土高原的丰饶之地,榆林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现代气息,在7月26日至8月14日迎来一场文化盛宴——“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(陕西·榆林)建设成果展”。

文化生态保护是中国独创、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,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自然环境、文化遗产及特殊的文化空间、场所、生活空间等多种自然和文化形态得到协同保护,形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体系。

榆林独特的地理风貌塑造了黄土文化的特殊个性,历史文化传统积淀深厚,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丰富,2023年1月28日,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(陕西省榆林市)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验收并被授牌。经过10余年的建设实践,榆林市在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。

此次展览以“陕北是个好地方”为核心主题,旨在突显陕北文化特色,展现文化生态保护成效。展览分为人文地理篇“长城内外、大河上下”、生产生活篇“米脂的婆姨、绥德的汉”、节庆民俗篇“越闹越红火”、红色文化篇“东方红、太阳升”以及现代发展篇“陕北是个好地方”五大主题篇章,以连贯的叙事逻辑呈现出陕北文化形态的整体性、实践性与现代性。

每一篇章都是对陕北文化生态的一次深情回望与生动再现,旨在通过多维度、多视角的展示,让观展者仿佛穿越时空,亲历那份独特的文化韵味。

在展览现场,观展者将会沉浸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中,无论是高亢激昂的陕北民歌《东方红》,还是温婉细腻的榆林小曲《茉莉花》,都将以全新的演绎方式,触动观展者的心灵。

同时,榆林地区传统生产生活场景的复原,热闹红火的节庆活动,将领观展者走进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世界,感受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。

陕北流淌着的红色血脉,也将通过新年画和秧歌剧等一一呈现。此外,还有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:绥德石雕的精湛工艺、陕北剪纸的细腻线条、泥马马的憨态可掬……这些,将在这里集中亮相,让观展者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度。

非遗展演于7月26日至8月4日每天下午三点和四点举办两场,展演地点:榆林市图书馆负一层。期间陕北民歌、定边道情皮影戏、榆林小曲等项目的表演将带给观展者不一样的沉浸式体验。

此次“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”,不仅是对陕北文化生态的一次深度挖掘与展示,更是榆林市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。它用实际行动证明,榆林正以其独特的方式,不断拓展着“陕北是个好地方”的定义与诠释,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让文化根脉在时代的浪潮中薪火相传、生生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