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地方文献阅览区简介
地方文献是指记录有某一地方知识的一切载体,它包括一个地方的历史、地理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风俗、特产、人物、名胜古迹等,是了解与研究地方状况的重要文献依据。榆林的历史源远流长,北望大漠风光,南眺黄土风情,有“塞上明珠”“小北京”“驼城”等名号,也被称为中国的“科威特”,因为这里有中国重要的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、岩盐产区。
为更好地保存和弘扬榆林文化, 助力榆林全面高质量发展建设,榆林市图书馆在三层设有地方文献阅览区,建筑面积约2107平方米,设有阅览座椅51个,藏书量约6112册,这些文献资料丰富多样,不仅有地方通志、地方史、手稿,还收录了大量关于榆林地理、民俗历史等方面的珍贵资料。
(地方文献阅览区书籍上架平面图)
在这片区域中,还设置有独特的红色文献区。书墙上的红色文献,熠熠生辉,它们记载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,展现着人民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。这些文献不仅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,更是一代代人的精神传承。
二、征集和捐赠工作开展情况
(捐赠者到馆领取收藏证书,与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林茂绿(右一)合影留念)
为更好的弘扬榆林历史文化, 榆林市图书馆长期面向社会征集榆林地方文献。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领导和馆领导不仅重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,还积极牵线对接捐赠单位和个人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从2024年4月23日开馆到现在,榆林市图书馆收到捐赠图书5594册,已上架约5094册。含单位捐赠图书约3474册,长期供刊总数约56册、政府公报约46册;个人捐赠图书约2018册,包含捐赠家谱112册,含25种姓氏;其中未加工上架书籍约500册。
捐赠单位有市人大、市政协、市政府办、市宣传部、市党史办、市文联、市水利局、市教研室等机关单位,也有榆林传媒中心、榆林学院、榆林中学等新闻和教育机构,还有星元图书楼、横山图书馆、清涧县路遥图书馆、吴堡县柳青图书馆、子洲县图书馆,以及佳县、神木、绥德等地图书馆。在此,我们向以上捐赠单位表示感谢。
(捐赠者到馆领取收藏证书,与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乔泰山(左)合影留念)
这些捐赠文献不仅充实了地方文献阅览区的藏书,也为记录、传播榆林历史与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如榆林传媒中心捐赠的《陕北文学》让读者通过文字领略了陕北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;市政府办捐赠的《榆林经济》、《榆林市人民政府公报》为民众提供了了解榆林当地政策、经济风向的途径;还有市政协、老促会捐赠的珍贵文献,展现了榆林市县区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。这些文献就像一把把钥匙,为我们开启了解榆林各地区的经济、文化、历史、民俗等方面的大门。通过这些文献,我们非常荣幸能与广大读者一同探索榆林的文化自信。
(榆林市老促会到馆捐赠书籍并举行捐赠仪式)
除了单位捐赠,我们也得到很多个人捐赠。这些捐赠者来自各行各业,他们或许是热爱传道授业的学者,深知书籍对于求知者的重要性;或许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,希望通过图书来启迪更多人的心灵;又或许是一群充满爱心的普通民众,只是单纯地想把知识分享出去。无论身份如何,他们都怀着一颗炽热的心,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在此,向所有无私的捐赠者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!
(部分捐赠者留影)
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而每一本捐赠的文献都是一颗充满善意的种子,在我们心中种下知识与希望。每一位捐赠者都是一位知识的使者,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。
我们深知,每一本捐赠的文献都承载着捐赠者的期望和祝福。我们怀着感恩之心,郑重承诺会好好利用这些文献,妥善地整理、分类,合理的陈列,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快捷地查阅。后续图书馆也会举办与地方文化相关的阅读活动,让这些文献发挥出最大的价值。
我们也会将捐赠者的善举宣传出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份爱心和奉献精神。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献捐赠的行列中来,让知识的火种在更多人的心中点燃。
(部分捐赠者留影)
三、地方文献阅览区2024年工作花絮
1、为了丰富榆图地方文献阅览区馆藏资源,采访编目科科长马媛带队上门征集。
2、捐赠者到馆捐赠榆林小曲数字资料文件。
榆林市民到馆捐赠数字资料榆林小曲
3、为了丰富榆图地方文献书籍和尽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。榆林市图书馆与府谷县图书馆进行馆际互换图书。
4、榆林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区与靖边图书馆进行馆际交流书籍。
5、征集到馆的书籍,地方文献阅览区管理员会拆分验收,清点数量,做制表登记入册,登记每一本书的书名、出版社、价格、每本书的册数和总册数、捐赠者姓名、电话号码、捐赠时间、区域拍照留念,加盖馆藏章,与编目交接书籍加工,加工后清点书籍及时完成上架。方便读者检索后随时查阅。
馆员修复书籍
馆员常雅玲做书籍登记工作
6、馆员筛选捐赠的书籍并分类。
7、馆员为每一本书籍加盖馆藏章。
8、对于收集的旧书,馆员对其进行除尘,消毒,清点制表,登记捐赠者信息,之后编目加工,完成上架。
9、馆员完成书籍对接。需清点文献数量,确认签字。
10、馆员按征集的书籍种类和书籍上架要求完成书籍上架工作。
11、国庆期间,馆员设计环创装饰物料,氛围感满满!
12、馆员按照榆林12个市县区设计的区域名称,上架对应书籍。
13、馆员认真修复破损文献,时刻做到保护职能。
14、为感谢行动不便的爱心捐赠人士,采访编目科科长马媛上门捐赠收藏证书。
15、捐赠者到馆领取收藏证书,与自己捐赠的书籍合影留念。
16、地方文献阅览区馆员向参观者做区域讲解和文献介绍。
17、馆员向未带水杯的老年读者提供饮用水。
18、服务坐轮椅的读者,帮助其拿取书籍。
19、读者急性腰部扭伤,馆员为读者喷药缓解疼痛。
20、馆员向老年参观者讲解榆图各区域地方文献、提供红色印泥帮助。
21、馆员帮助财政局读者找取书籍文献和拍照。
展望未来,2025年我们会加大征集力度,并通过对馆员的专业培训,进一步提升服务技能,更好地开展地方文献甄别和利用工作,方便更多读者查阅。
再次感谢所有的地方文献捐赠者!你们的捐赠如同阳光般温暖,如同春雨般滋润,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,在阅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。愿这份善意如同璀璨的星辰,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中!
撰文:杨娜
图片:常雅玲